<b>中文名称</b>:四郎探母4 i: F f; \, F0 r' b; @* q! N
<B>英文名称</B>:Yang Silang Visits His Mother
3 S# ^* m+ f( J2 n<B>资源类型</B>:RMVB
9 ~+ z* m2 t: ]3 {$ @3 C<B>发行时间</B>:2004年% [5 s. @+ p5 Z4 S2 b3 i8 Y8 |
<B>电视台</B>:<a href="http://search.verycd.com/artist/%E4%B8%AD%E5%A4%AE%E7%94%B5%E8%A7%86%E5%8F%B0" target="_blank" >中央电视台</A>
5 |1 {% ?6 s/ M% e) O; \( E. }& ?( l<B>地区</B>:大陆" r0 I) y9 s5 F, T% b5 K
<B>语言</B>:普通话* b2 z+ R8 w% \- c X) d
<B>简介</B>:/ d% z$ T/ e8 r: v4 g/ ? I. K5 p
中国京剧院一团演出京剧《四郎探母》2004年实况
9 H' K3 a$ y0 V
/ S- D5 y+ E$ \8 u6 k6 ?杨家将故事。杨四郎延辉在宋、辽金沙滩一战中,被辽掳去,改名木易,与铁镜公主结婚。十五年后,四郎听说六郎挂帅,老母佘太君也押粮草随营同来,不觉动了思亲之情。但战情紧张,无计过关见母,愁闷非常。公主问明隐情,盗取令箭,四郎趁夜混过关去,正遇杨宗保巡营查夜,把四郎当做奸细捉回。六郎见是四哥,亲自松绑,去见母亲等家人,大家悲喜交集,抱头痛哭。只是匆匆一面,又别母而去。9 ~( y! T+ {- R0 r3 |
一名《四盘山》,又名《北天门》。此剧是生、旦唱腔成就较高的传统戏之一。《坐宫》是其中一折。. ~, Y0 `2 c2 _, L& w9 R
<!--Attachment id="320182" thumb="http://img.verycd.com/post_thumbs/0612/post-336161-1167550824_thumb.jpg"--><img src="http://img.verycd.com/posts/0612/post-336161-1167550824.jpg"><!--End Attachment-->
+ {- m4 e+ ], L# ^# [5 h
0 A( D2 d9 c; M# j6 d% d% C剧中人物演员1 i3 s: B# `: R9 X
$ [) p2 q+ a/ r* H# V+ J杨延辉——于魁智2 ^1 r+ e1 Y, j- h( o
铁镜公主—李胜素 管波 P$ V5 D& r' N4 @1 S+ z
萧太后——李海燕
$ G' Y- ?7 C$ ] h+ W) z杨宗保——江其虎
- v/ J0 I% f* Z$ o佘太君——郭瑶瑶7 t: k, R! L8 Q9 \. R, ]0 _
杨六郎——翟建东 E. g5 H/ t, p* R$ g, w; V
大国舅——郑岩
0 ~; u( a8 L% g( @, e二国舅——陈国森
- u- V: v* T9 R/ z5 d6 u7 W `' T( |! @- d: e+ _$ n
操琴:赵建华、李亦平、胡启明) c+ ]# o1 d- I$ o8 B# T1 l
司鼓:苏广忠、赵琪、孙宇+ o2 z/ G* F/ H6 E, e
+ O. s" l, V2 p ?' Z
<!--Attachment id="320180" thumb="http://img.verycd.com/post_thumbs/0612/post-336161-1167550241_thumb.jpg"--><img src="http://img.verycd.com/posts/0612/post-336161-1167550241.jpg"><!--End Attachment-->
6 i3 x) E, r5 M) ^- y% H2 m3 Q0 `1 V
6 O; a' ]" U6 }8 f: m主要演员介绍
, W0 f" q3 g8 J2 T9 i5 D2 ~+ S6 V9 g3 U" s. y6 z
于魁智6 B( s5 a5 J4 b& O# s$ N+ J8 y
<!--Attachment id="321465" thumb="http://img.verycd.com/post_thumbs/0701/post-336161-1167807424_thumb.jpg"--><img src="http://img.verycd.com/posts/0701/post-336161-1167807424.jpg"><!--End Attachment-->3 R0 x9 w+ A: Y0 y
5 R5 g$ e% U- m4 V% y, p
; l& P/ \9 V0 ~4 u! \! p1961年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一个回族家庭,自小受到当音乐教师的母亲启发诱导,他在小学时已是合唱队的领唱,加上嗓音天赋条件及身体素质优秀,不满10岁便被沈阳京剧院学员班选入,自始六年接受杨元咏、黄云鹏等名师的精心培育,在唱念做打各方面均打下扎实的基础,年仪13岁时便获派在现代京剧《大橹歌》中担当儿童主角,连演百余场次,受到广泛好评。 为了进一步深造京剧艺术,他在16岁时毅然放弃沈阳京剧院的工资待遇,站立了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到北京投考京剧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由于举目无亲,盘缠有限,只能夜宿火车站,但在强烈的求学欲望促使下,终以优异成绩成为中国戏曲学院当年为表演系面向全国仅招收的两名老生学员之一。进学院后他得到了叶蓬、李世霖、王世续、孔雁、何金海、刘福生等教授的亲传,在学习杨(宝森)派剧目为 主的同时,兼学了多出文武老生传统戏,1982年以各门功课全优成绩毕业,并同时被中国京剧院一团选入。 他在中国京剧院先后得到过袁世海、杜近芳、李世济、孙岳、冯志孝、刘长瑜、杨春霞等前辈艺术家的提携合作,更得到李鸣盛、茹元俊、曹韵清、祝元昆等名师传授杨(宝森)派、李(少春)派剧目-《奇冤报》、《响马传》、《野猪林》等。 以下是他历年荣获的奖项:1987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表演奖;1989年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1年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青年老生第一名;1993年梅兰芳金奖大赛生角组榜首。 " v( ^' I! |5 `; j" S6 F# E, L
近年来他除了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足迹还遍及亚洲、欧洲及美洲:1996年6月,他率京剧艺术小组赴美国夏威夷为张学良将军祝寿,传为美谈;从1993年至今,他曾四赴台湾演出,被台湾《中时晚报》誉为“最具票房魅力的青年文武老生”;从1988年至今,他已十次赴台,七次香港演出,在1996年9月个人领衔连演五场文武大戏时,被香港《信报》一篇名为《美哉,于魁智》的戏评誉为“于魁智嗓子确实很好……但并不光凭天赋本钱,而是在行腔韵味上下功夫,牢牢掌握分寸,不多一丝,不少一分”。 通过多年不断学习及舞台实践,于魁智在传统京剧唱法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声乐在气息运用和发音位置上的科学方法,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自己收放自如、高低不限的演唱风格。
1 c2 Y. ~1 {2 \7 Z4 P于魁智现为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荣获文化部优秀青年、中央国家机关十杰青年称号,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5 |, ]' }; w/ q/ m% c
: h8 _/ m! S% U! ^- H2 S' ~8 n/ Y3 h) C% i$ ^) a
李胜素
" X% B1 }4 E. ~/ S0 [( O<!--Attachment id="321471" thumb="http://img.verycd.com/post_thumbs/0701/post-336161-1167807875_thumb.jpg"--><img src="http://img.verycd.com/posts/0701/post-336161-1167807875.jpg"><!--End Attachment-->
; k, E* H- i7 n6 A( u) S6 v1 p; j/ x! o, W# p0 U
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0岁开始学戏,79年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工青衣、花衫;师承齐兰秋、刘元彤、姜凤山,为刘秀荣、梅葆玖的入室弟子。1986年初入河北省邯郸京剧团时,便以梅兰芳早期载歌载舞的代表作《廉锦枫》享誉京剧界。1991年调入山西省京剧院工作,曾任梅兰芳青年团团长、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青联委员、山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山西省文联代表。199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学习。2001调入中国京剧院工作。6 F1 A. q, y7 G- Y9 e
4 c+ s; ^2 t7 s v1 E I2 ?她扮相俊美,嗓音圆润,气质端庄大方。她潜心学习梅派艺术,其表演艺术可以用一个美字概括:扮相美、声音美、身段美、舞蹈美。她汲取了许多艺术养料,有坚实的基本功--有此基础,她才能在舞台上轻松的演绎剧情,自如地体现流派风格。她与中国京剧院二团团长,有着中国京剧院头牌须生之称的于魁智合作, 被誉为当今生、旦演员中的黄金搭档;他们合作演出的《四郎探母》、《大探二》、《野猪林》、《满江红》等剧目均广受好评。* Z+ d6 K3 g- B3 t) Y- b
/ w5 C5 D( t7 Q" b
李海燕) q& S- ~7 B" q& {2 k5 k3 A) M
<!--Attachment id="321468" thumb="http://img.verycd.com/post_thumbs/0701/post-336161-1167807723_thumb.jpg"--><img src="http://img.verycd.com/posts/0701/post-336161-1167807723.jpg"><!--End Attachment-->: {( |) s1 h0 `
9 G3 z! T3 C( W- F6 Y
李海燕,梅花奖得主,中国京剧院一级演员,1964生于河北省山海关。1977年考入河北省唐山地区戏曲学校,开始从事京剧艺术。1980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从师于李文敏、李喜鸿、周金莲、刘秀华、佟熙英、张玉英等。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她演出了一大批京剧传统剧目《贺后骂殿》、《红鬃烈马》、《朱痕记》、《窦娥冤》、《荒山泪》、《锁麟囊》、《三击掌》、《孔雀东南飞》、《拾玉镯》、《铁弓缘》、《盗仙草》、《十三妹》、《战金山》等。高挑颀长的身材,舒朗清秀的容貌,恬静内敛的气质,是李海燕舞台韵致的夺人优长, 1987年参加全国首届青年电视大赛荣获“最佳表演奖”。 1991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为师,系统的学习了程派艺术,学习并演出了《六月雪》、《英台抗婚》、《玉堂春》《陈三两爬堂》等一批优秀剧目。1991年被文化部评定为一级演员。1994年从唐山市京剧团奉命调入中国京剧院。1997年第五届中国戏剧节荣获"主角演员奖"。1998年荣获中国戏剧大奖“梅花奖”。并同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1998年荣获文化部"优秀专家"光荣称号。1999年在《戏剧电影报·梨园周刊》全国“评说五小程旦”活动中荣获“五小程旦”之首。 9 F& h8 t+ s4 ~* P
; b9 A$ M, N3 e; ^+ ^9 D! V江其虎3 @$ F' L+ D [6 N7 x+ o( p+ E; m
<!--Attachment id="321472" thumb="http://img.verycd.com/post_thumbs/0701/post-336161-1167808090_thumb.jpg"--><img src="http://img.verycd.com/posts/0701/post-336161-1167808090.jpg"><!--End Attachment-->
1 \3 C, ?- h) B5 \3 `+ K! n k: d4 G
生于1963年,江苏淮阳人,1990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后选入全国首届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深造,现为国家一级演员,曾受教于江世玉,毕高修、李德彬等诸多名家,并拜著名京剧小生叶少兰为师,江其虎戏路很宽,擅演雉尾生、武小生、冠生、巾生、穷生、是京剧小生行当中为可多得的全才。江其虎的嗓音高宽醇厚、坚实明亮。大小嗓结合得圆润自然,演唱刚柔相济、深情并茂。表演富有光彩,常演剧目有《群英会》、《吕布与貂蝉》、《罗成叫关》等。曾多次赴香港、台湾演出。被誉为“允文允武、富于阳刚之美”最具实力的京剧演员。江其虎曾获得过首届优秀京剧演员电视大选赛“最佳表演奖”首届“梅兰芳金奖”等诸多奖项。近几年参加创作演出了南宁戏文《张协状元》;古希腊悲剧《巴凯》归和根据莎士比亚名剧《李尔王》改编的《李尔》;歌曲《夜宴》;实验剧鲁迅的〈故事新编〉;都在居中分别扮演角色,曾参加了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艺术节;美国林肯中心艺术节、法国巴黎艺术节、德国柏林艺术节。在世界各地十几个国家演出,均获得成功。 1 ~- v- K, b$ W7 l, `
9 O9 V# V9 B/ }# ~
管波
* B; @) F$ n( v! ~( v( x c( ^ c; C<!--Attachment id="321479" thumb="http://img.verycd.com/post_thumbs/0701/post-336161-1167808336_thumb.jpg"--><img src="http://img.verycd.com/posts/0701/post-336161-1167808336.jpg"><!--End Attachment-->
# l( | x* N5 p8 {9 v [
+ |% m P) Q, M. R; G$ m" R+ `7 t/ C& u! B9 r/ }) y- e
1970年生,辽宁人。1981年考入辽宁省营口市戏曲学校,1987年毕业分配到营口市京剧团。1993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1995年分配到中国京剧院。她曾得到宋长荣、吴素秋、张正芳、张逸娟等老师的亲授。后拜刘长瑜为师。2001年从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毕业,在艺术上有了进一步提高。管波为荀派花旦,她嗓音甜润,扮相俊美,唱控缠绵委婉,具有浓郁的荀派风格,她做工活泼洒脱,擅长刻画人物,追求“演戏演人物”“唱戏唱心声”。擅演剧目有《红娘》、《勘玉钏》、《金玉奴》等。近年来,,她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文化部组办的各种大型文艺晚会,展现了她的艺术才华,2000年获文化部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二等奖。管波曾先后去美国、希腊、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地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其演出、演讲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好评。1992年坡度日本富山参加“国际戏剧节”,荣获最高奖——“特别表演奖”。' G6 P" O7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