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一次,我决不到轻率鲁莽,以致功败垂成!”
a, Y( b* m2 m4 D M# m% D 黑暗之中,出现了一个颀秀挺拔的身影,隐约是一个身穿黑衣的年轻男子。只是他几与周围的黑暗溶为一体,让人难以看得真切。幽深诡秘的环境,似乎并没对他造成什么影响,环顾一下左右,他就继续前行,走进一片迷雾缭绕中,不紧不慢,却又坚定不移。</P>2 z" a! l; V- b
<P> “戬儿,你真的要去吗?”
, H6 B# H% \4 ]; w4 F5 F8 K5 a “是的,师父。”
5 j( _) p3 n* ] “唉,上一次你已闹得够呛的了,幸好还没惊动多少人,也没被秋后算帐……现在你又想……你有没有想过……”1 r$ r# i! y% C4 s9 t) o+ O
“哼,秋后算帐?我还没找他算帐呢!师父,徒儿也知事关重大,可……既然我知道了这个消息,若不有所行动的话,杨戬真的羞为人子。师父,请恕徒儿不孝,您就别再拦我了。”</P>/ L# _% x" A8 _# F% m( B8 h
<P> 一阵阴寒的劲风吹过,把那叫杨戬的年轻的男子从回忆中拉了回来,他发现,走过那一大片被黑暗与浓雾环抱的森林后,自己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看到了从来未看到过的景象:幽青的光笼罩着高低起伏、怪石嶙峋的山峦,让人看不透这里是否有生长野花小草,眼前尽是寒芒点点,让人难辨究竟是繁星闪烁还是流萤起舞。寒风阵阵,竟没有带来一丝丝声响,在一片死寂中,却看到一个紧跟一个的人流,无声无息地,依着地型的走向,忽儿高忽儿低地蜿蜒前进。</P>0 R$ j( d" I# |5 P9 i0 ?9 ?
<P> “这里,应该就是蒿里山了。”杨戬打量着四周,默默地想道。
( I! k% E, k" l0 k4 \3 G# J 蒿里山,是阳世与阴间的交界之处,自古就是人死后灵魂归宿之地,灵魂只有来到蒿里山,走过奈河桥,才算真正到达冥府,展开自己的阴间生涯。
; \; t- N. Z* ` 杨戬一直保持着一定距离跟着这步向奈河人流走,突然,一个窈窕的背影闯进了他的视线,让他当场呆了一呆,禁不住打了一个寒颤,却又从心头冒出狂喜,大踏步地奔向那身影,拉住那女子的肩膀,把她转向自己,叫道:“娘!”9 O I# @# p a: i) c, S
一张俏丽却无表情的脸出现在杨戬眼前,而且还——陌生,杨戬象被火烫到般松开手,眼中流过掩饰不住的失望和悲伤。良久良久,自嘲地一笑:“盼什么呢,都多久的事了。”深吸一口气,继续迈步向前,眼中已换上了寒冰般的坚毅。 </P>& R- n* ^& }% D& {, }$ L
<P> 行行重行行,不记得翻过多少座山,穿过多少个洞,气氛终于不再死寂一片。耳中听到的,是哗啦哗啦的河水奔流激撞声,鼻中嗅到的,是一片几乎能把人薰昏过去的血腥臭味。这水声、这气味,仿佛唤醒了走近奈河的鬼魂们,一直目光空洞、茫然若醉的他们象是突然清醒过来,发出一阵阵凄厉的哀嚎,嘴中念念有词,象是在哭诉着什么,又象是祈祷着什么。
$ ~- j4 g4 \( b8 }; }' E 浪涛声越来越响亮,周围的空气也越来越湿润,杨戬终于看到那条传说中“恶鬼不渡”的奈河。与天下的河流从西向东流不同,奈河发源于地府,从东面向西南奔流而去。河面倒不宽,百来步而已,水流却急速无比,轻舟难渡,翻滚着的,是腥秽不可近的鲜血,在翻起的恶浪中,不时可看见无数的蛇蟒虫蛸出没其中,等着吞噬跌入河中的美味。河上飞架起三座一模一样的石桥,均险窄光滑,这边岸上的鬼魂们,哭着叹着,一步一徘徊,踌踌躇躇地向石桥走去。4 T5 }) G0 c! ?, Q4 \3 m8 f
“嘭!”一声巨响,伴随着惨叫求救声,一个鬼魂被人从桥上扔下来,瞬间已无影无踪。“妈的!”一个破锣般的声音随之起骂道:“老子不是早告诉过你们吗,掂清楚自己的斤两,该走哪桥走哪桥,老子在这里守了几千年,想蒙混过关?门都没有!”
( f- V, N/ Z7 o( W- t 杨戬学道之时,曾听师父说过,奈河上三座桥,看上去一模一样,却是各藏巧妙。左边的一座,善人的鬼魂可以安全通过;中间的一座,供善恶兼半者过,偶有运气不济的,走着走着就会掉下河中;而右边的一座,则是恶人的鬼魂专用通道,行走其上,诸多鬼怪会来缠绕阻拦,走上此桥的,除了少数鬼魂外,无不被这些鬼怪缠得失足堕河,成为蛇蟒虫蛸的腹中物。而蒿里山这边的左、中桥头,皆有日夜游神在把守,那些前生作恶多端却妄想从这两座长桥偷过的鬼魂,会被他们直接扔进奈河里。1 \/ O) T8 w6 l# b
杨戬思索了一下,决定还是从右桥过河,因为毕竟自己是货真价实的大活人,虽说从一进蒿里山,就收敛起一身的生气,但生死始终有别,而自己此行,却又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不清楚日夜游神的道行,却绝不愿意中途中多生枝节、制造困难,与其想着侥幸瞒过他们,倒不如直接和鬼怪打交道更有把握。固依着此间的规矩,脱下一件外衣,抛挂在岸边的树上,直接走上右边的奈何桥。# q% I4 l5 X# p( c1 F! i
0 O, ]9 C2 ~1 G d0 _2 i/ z# R7 @
桥面狭窄、又湿又滑,这对杨戬来说,本不是困难,可麻烦的是,他本身并非亡灵,就算已尽全力将精气内敛,到底也与内外俱冷的死人不同。此处长年阴沉湿冷,就那一点点微乎其微的温暖,也被浮游于奈河之上的鬼怪们敏感地觉察到了,他们口不能言,却争先恐后地依附在杨戬身上,相互间推推攘攘,试图搏得多一点的奢侈的温暖。+ M% L8 P: B! N4 L* f9 W
“嘿,你们看,这个鬼魂生前必定是一大恶人,我在这儿守了这么久,从来没见过被么多鬼怪同时缠着一个鬼魂的。”
: A Y; L0 p' `4 l2 `: j5 P9 Y8 s; u “不赖嘛,都走了二十来步,我看着都替他觉得辛苦,反正始终都会掉下去,不如直接跳下河中,早点解脱。”
2 p" N! k; m7 d6 N+ X “哈哈哈……”</P>
% x, V) x. x) S1 I( d0 G8 p% p<P> 听着日夜游神们的打趣,杨戬不禁苦笑,其实这些缠身的鬼怪除了阻挡他的去路,老是试图扰乱他的步伐之外,倒是没有什么伤害性,最难以忍受的,也就是那被依在身上、冰冷粘乎的感觉,可此刻为了隐藏身份,他既不能出招把这些鬼怪击退,又不能发力狂奔,冲过此桥,唯有老老实实地,忍受着那恶心的感觉,推开一个鬼怪,前进一步,碰撞出一点空间,前进一步。7 N: x9 G& U* O4 F4 ], u" f1 c8 d
/ G: h7 f5 J4 S$ y
不知走了多久,杨戬终于踏上奈河彼岸,那些恼人的鬼怪,霎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杨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抬头望去,只见前方是一面黑黝黝的城墙,城门正中,刻着“鬼门关”三个血红的大字,人流不绝,却只见入、不见出。杨戬整理一下自己,从容向着城门走去。
8 g1 m0 d) K4 |6 K* U9 |, `# H) S 进了城,杨戬却不禁傻眼了,本来,他清楚自己要到的是什么地方,如果现在在他眼前的,是刀山火海、飞刀流矢,那他眉头也不会皱一下;可现在他看到的,却是和凡间的繁华城市无异,房屋商铺,走夫贩卒,应有尽有,或路人行色匆匆,或邻里笑闹追逐,与凡间最大的不同,也不过是偶有牛头马面的官差,拉锁着犯人从闹市中而过,抽上几鞭、喝骂几句。
: |; V1 Z3 P) D+ K) ~! A& X 看着这熙熙攘攘的街道,杨戬犯难了:“爹,我怎样才能找到你呢?”</P>3 ]1 S8 H! |7 U& m" ]
<P> 所谓阴司地府,其实也与凡尘俗世差不多。
! ?1 I. r" M5 a2 h1 q( K 这是杨戬在冥府转了十天后的感想。0 @4 i& l# E/ C5 L) x- Q; ]# A( Z
在世人对冥府的想像中,不是阎王的黑面,就是小鬼的酷刑,以为人死后,就生活在血光火影、水深火热之中,因而对死亡充满恐惧。其实,这只是阴间生活的一小部分。死人来到冥府,先要到天子殿接受阎王爷的审判,根据生前的善德恶行,阎王会把他发配到相应的炼狱接受惩罚。但其实,天子殿和地狱街,不过是阴间生活的一小部分,毕竟,凡人嘛,哪里有不犯错误的,除了那些穷凶极恶又侥幸走过了奈河桥之辈,要永远接受炼狱的煎熬之外,大多数鬼魂都总有刑满出狱的一天,然后,就开始了他们在阴曹地府的日常生活,等待将来的某一天,天子殿又派人来宣召他,告诉他在阴曹地府的时间呆够了,该去投胎超生,重入轮回了。9 G0 D- W7 B' a# f* w* h% k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阴间生活的真实写照,这儿没有四季,只有冬夏,昼夜分明,却不见日月星辰,自然是无法进行耕作纺织,但总体来说,地府中非但衣食不缺,而且更是商铺林立、食肆成行。这些生活用品是从哪里来的?阎王小鬼,自然是靠世人的供奉和上天的赏赐了,而一般阴魂,那只能指望孝子贤孙的祭祀了。所以,那些子孙孝顺、四时享祭的阴魂在地府是生活得非常风光的,不但丰衣足食,有奴有仆,有家有业,还能收买判官鬼差,或减轻点刑罚,或判个转生的好去处。而那些判官鬼差,虽然分有年薪节俸,但最优厚的那一份,又何时能轮到到他们?加上僧多粥少,也乐得有这送上门的外快。而那些香火不盛的阴魂们,都会想方设法地聚几个钱,好贿赂贿赂看守在望乡台的鬼差,让他可以与阳世的亲人在梦中相见,要衣要物,改善一下自己在阴间的生活;至于那连这也无法办得到的穷鬼,就真的要短衣缩食、任人欺侮了,邻人不给你好脸色,鬼差随意作践你,至于被别人看上做代罪羊、替死鬼,那更是司空见惯的事。2 ~2 `( b8 x: q+ ~4 s' `; f
9 K7 f, P% e! z, V, | 杨戬在过了鬼门关后,本有一牛头马面的鬼差领着他前往天子殿接受审判的,可就在左拐右转,来的一条行人稀少的街道时,那鬼差被杨戬略施法术,迷迷糊糊地就往回走,他手上那张领鬼交鬼的勘票,也被杨戬乘机盖了一个假章。就这样,杨戬神不知鬼不觉地得以在阴曹地府中自由行动。可惜的是,在这十天中,他偷偷地观察过天子殿中的审判,也见识到地狱街的酷刑,更在冥城中广施钱财,却一无所获。) Q. \' l3 [' I- k
其实,杨戬手中的线索也并不多,只依稀记得自己的生父叫“杨天佑”,除此之外,就再也说不上一个所以然来了。可惜,天子殿中,并没有审判“杨天佑”的案子,这还算正常,毕竟父亲已离世多年;可地狱街中,那些大鬼小鬼,只以折磨罪鬼为乐,根本不关心他们姓甚名谁,而被折磨的,早已神智不清,根本答不上一两句问话,即使杨戬变成鬼差,或向其它鬼差套话也好,或向恶鬼逼供也好,根本要不到自己想要的消息;而在冥城中,也没半个人知道“杨天佑”这名字。这种情况,确实是另人沮丧的,但女娲娘娘那句“尔父尚在阴司受苦”的话却牢牢地刻在了杨戬的心头,他暗暗立誓道:“若救不出我父,杨戬决不罢休!”</P>: Z _; B5 b9 }; d' j
<P> 这样兜兜转转又毫无结果地又走了几天,杨戬也觉得有几分疲累,走进一间茶肆里稍作歇息。店小二的服务态度不错,可那长年不见阳光的惨青脸上就算有再好的笑容,也无法令杨戬产生好心情;食物看上去很洁净,喝一口茶,冷冷冰冰,咬一口糕,冰冰冷冷,足以让杨戬倒尽胃口。杨戬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幸好他的辟谷术练得不差,几个月不进食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百无聊赖地玩转着手中的杯子,邻桌的一段对话,就这样传进他的耳中:
3 |/ T' }% d' c, D7 q “你知道吗?上面要打仗了,要死很多很多人呢!”
1 d# A8 Z$ a% ?* T* o “你发烧了?打仗哪能不死人,大惊小怪。”
3 q" d4 `6 c0 d% s “死人有什么大不了?最多不过多忙几个时辰,说不定能碰上一个死鬼元帅将军的,还能发一笔横财呢。可要命的是,我听说,这些死鬼可是要来管咱们的。”
) S0 T& a9 I5 X. n7 x “什么?真的、假的?!”
' K' H& k# y; d3 `" V: ] n* { “真的,今天我侍侯我们家大人去见阎王时,阎王亲口对我家大人说的。阎王说,天上的玉帝发话了,他老人家说,现在天庭和地府的机构都太简单了,很多事没人管,很多事被乱管,这全是因为我们这帮家伙太没有用了,所以,玉帝请三教教主制定了一个什么封神榜,打算让在这次仗中打得出色又死得冤枉的人来管这天上地下的事。我还听说,三山五岳很多修道之士都冲着这差事,纷纷出山了。”) j* V8 r3 K4 M5 { n
“不是吧,这天啊,打一次仗要死多少人?要是都来管咱们的话,以后还能有好日子过吗?”</P>
# ]4 N8 x5 D' j4 }9 ~3 `6 P<P> 听到“封神”二字时,杨戬蹙了一蹙眉,这件事,他是知道的,大体情形,也和那鬼差的说法差不多,他的师父甚至鼓励他去建功立业。可杨戬一想到无论结果是怎样,都是要向“那个人”效力,就憋着一口气不肯去。可想不到两鬼差话风一转,竟为自己将来的前途担心起来,不禁觉得好笑,忍不住扭过头去,看个究竟。
2 J7 N5 Q5 ]4 Q# o 两个鬼差,一个青面獠牙,一个红毛象鼻,都在那絮絮叨叨地抱怨差事苦、油水少,眉头越皱越深,嘴越咧越弯,情景滑稽之至。就在杨戬终于受不了这叨唠诉苦声,准备结帐走人时,店老板却走近他们,说了一句话,引起杨戬的注意:
3 A- V7 T2 `+ L& Z4 k9 |* K “两位大人,要是真的这么烦恼,不如去找杨先生占一占卜吧。”
F& K# r, u( N# W2 j+ s “去你的!”青面鬼一脸不耐烦,一拍桌子喝道,“我们已经是鬼了,哪里还需要占什么卜。”
* S3 [$ }7 p+ {$ q “大人说的是,大人说的是。”店老板赔笑道,“上次周判官的随从跟小人说他家大人去占卜,小人还觉得好笑,小人在这儿这么久,还没听过谁会占卜的,可过了两天,那随从就一脸喜气地来到小人这儿,说什么‘杨先生真是灵,我家大人升官了’。所以小人才想,这位杨先生是不是判官老爷们的专属占卜师,两位大人如果真的有烦恼,不妨找他拿个主意呀。”
; o3 M! ^ j. M “对哟,你这一说,我就有点印象了,上次我到前厅伺候茶水时,也听到大人们围在一起说什么占卜之类的,可一看到我,就什么也不说了。”青面鬼把眉头拧得死死的,不住用手抚捋着他那尺来长的弯牙,足有一刻钟,才问,“喂,你知道我们这儿有占卜的吗?”
[2 j+ _% j7 K4 G- D “嘘,别说了。时间不早了,走吧。”红毛鬼却象有所顾忌,环顾一下左右,抛下茶钱,拉着青脸鬼走了。</P>0 t+ t' B9 x4 J# b; {) t# w
<P> “杨先生”?“占卜”?杨戬心头窜过一阵火热,无意识地紧握双拳,脑子飞快地转动起来,各种记忆在他的脑海中冲撞、交织,渐渐连贯起来,串成一幅幅图画、一段段片断、一个个事件。
8 e2 G5 M4 t$ j' z3 P( d 他最早的记忆,是只有三、四岁的自己,坐在一个山顶上,上面应该有大石头,有野花野草,还有抱在怀中的妹妹,在哇哇大哭;之后,不知怎么的,就来到一个很大很漂亮的宫殿,里面有很多很美丽的仙女,其中最好看也最威严的,就是女娲娘娘;再后来,一天来了一个叫玉鼎真人的神仙,和自己说了几句话之后,就很高兴地让自己叫他“师父”,然后,他就跟着玉鼎真人来到玉泉山金霞洞修仙术习武技了。从此之后,发生的每一件小事,他都能记得清清楚楚,说个明明白白,可之前呢?只有一些模模糊糊的映象:好象有一个很宏亮的声音在叫“二郎、二郎”;在一个很柔软的怀抱中听着歌谣;和一个差不多大的男孩子在吵吵闹闹、追追逐逐;有时,会去摸一摸、抱一抱一个嫩嫩的、老是在睡觉的粉团儿;家中应该很热闹,老有很多人来来往往,总是会笑着对他说话;自己最喜欢的游戏,似乎是把乌龟壳扔得满天乱飞……/ \2 n8 r. M# H9 p9 i4 H
“乌龟壳,除了占卜师,哪个人家的家里会放着一堆乌龟壳呢?何况他又姓杨!”杨戬按捺住心头的激动,放下茶钱,悄悄尾随着那两个鬼差而去。</P>
8 c+ u0 o3 O4 o# W6 l1 ~2 E[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 20:35:12编辑过]
, M/ J6 w& x S, k'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