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這是一段不可考據年代的歷史——衹知道那時他們還年輕,青絲尚未變成白發,還在說話也斷斷續續的孩童時期——當然,這斷斷續續是對在他們這個年齡的別的孩子而言。 </P>: r; M0 ~4 X4 v, m$ q5 O" S
<P>那時,他們還不能自立——假如自立是指命令別人乾事的話;反正,那時有一名(或幾名)被稱呼為“老師”或者“先生”之類的長者,很不幸地收留了這三名來歷不明的孩子,很不幸地要教導他們。 </P>* L p: ^; x0 a+ p; u# [1 N' m
<P>好的,反正這是久遠久遠以前的事,以上全是猜測也無妨;睜眼閉眼就當作是這樣吧。而他們的姓名,也當是如後世人所稱道的那樣,是疏樓龍宿,劍子仙跡,佛劍分說吧。 </P>3 a5 q. {. v: K- G
<P>話說,疏樓龍宿,劍子仙跡,佛劍分說同在一個學堂裡學習。 </P>
2 q' j* J4 [0 o- f8 j4 J) |7 s2 ?<P>作這學堂的老師是挺輕松的,也不用費什麼心機去教導學生;嗯,當然,做這學堂的老師要有那麼一點修養,小小的修養到大大的忍耐。 </P># Z3 O% o6 F" k& r4 z1 |% m) Q
<P>舉一個例子,你衹需要把你的學生關在書房內讓他獨自看書,那這一天的教導便結束了,雖然你同時要容忍你的學生聰明得一目十行不點便通到目中無人地說“這些書真無聊”。 </P>
3 V# {0 i: |' T: N/ b( i, Q<P>當然,假如你抱有尋得奇材以耀師門的想法,也無不可;若然你能同時忍受他們用這種智慧來惡作劇……咳,對小孩子來說,惡作劇是正常的,所以應該說你能忍受他們並不過分的淘氣的話,作為他們的老師便算合格了。 </P>
/ z: c) o6 l8 [' R: w7 A K' c+ E6 T<P>如若你再不明白,請參考GTO裡的麗美同學——當然,要以她的程度乘以十倍算——畢竟,別忘了不懂事的小孩子比誰都更任性更不知分寸。 </P>
, t8 F K1 e" o5 [5 b- D<P>據言,在他們嚇走第108名老師後(這裡的108絕對是虛數,不是有人說過,一串佛珠108顆,一顆一個煩惱麼?),終於有一名老師以目不明耳不聰的優勢成為他們下一任老師。 </P>
: M( X+ L, R! |% h/ n9 P<P>由這裡言歸正傳吧,話說他們在同一個學堂學習,穿著學校規定的同樣的衣服,每天認認真真地在課室中修讀。(文過飾非的據說,大家心知肚明吧。) </P>
5 x4 m- I Q# s' H5 @+ m4 s7 P<P>事情的起因,是其中某一天,那位偉大的老師,遙遙見到自己的學生走來,然後喊他的名字,再然後發覺自己叫錯人而起的——三人都有過這種經歷,然後第二天…… </P>
/ d( N4 ]# s, T& i& Q6 A<P>如那位深得眼不見為淨耳不聽為靜的老師所視,劍子仙跡首次違反校規穿著一身白衣走進學堂,疏樓龍宿道次違反校規地遲到;然後,隔了良久後,眾人才看到姍姍來遲的龍宿的閃亮光點由遠漸近,最後踏進學堂還不忘留一句氣喘喘的文雅儒音:“累煞吾了。” </P>; s5 y$ ]6 Q, H, |
<P>見到這種情景,作老師的自然少不了一翻責罵,說劍子龍宿你們違反校規云云。 </P>
) E2 Z1 N/ ]- s<P>長輩說話啰嗦是情理之中,可這位先生雖然出口万字,也自認沒有說出什麼過分的話。反正,爭端是從劍子附和他那句純粹是關心龍宿要他別穿那樣重的珍珠衣而起的:“不錯,拿著一串糖葫蘆的叫高興,拿著二串糖葫蘆的叫幸福,但拿著一杆子糖葫蘆的,衹以說他是賣糖葫蘆的來。龍宿你這樣穿出來,別人還以為你是賣珍珠的。” </P>
3 y F1 h) e$ V! D<P>“住口,汝勿誣蔑吾,汝以為汝比我強多少?”聞言,心高氣傲的孩子自然生氣,“君子配玉是常事,但像汝這般左一塊玉右一塊玉前一塊玉後一塊玉連鞋子也鑲了玉還一副寒酸小氣的樣子,那便叫偽君子。” </P>
) _# ]" n# W: f* J& a9 i4 O1 }<P>“唔,總好得過你堂百皇之地浮華得毫無格調。” </P>% Y: X* P# U* M6 l. ?- x
<P>“耶,怎比得上汝欲蓋彌彰地悶騒到一假到底?” </P>9 Y% Z" K! K, d
<P>…………………… </P> Q+ v+ G% H9 H
<P>語不通,便動手。雖說君子動口不動手,但別忘了,他們還是小孩!所以,老師衹好努力地試圖地阻止這二個天上無地下也無的學生互歐。 </P>1 E$ ^/ Y. U5 r" U& g
<P>小孩子打架沒有什麼好說的,不過就是廝打在一塊,互扯衣服頭髮——請放心,鑒於以上二名學生早有約定:不會打臉,所以等他們互相扭在一塊一段時間後,便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哦,對了,要補充一點的是,龍宿與劍子吵架已經是習慣了。 </P>
T: z" ~) H: a3 x1 `0 @<P>可憐的是,這位老師雖然已經與他們相處有一段時間了,但還是第一次見他們打起來,所以笨拙地——大人在這時候才會發覺自己對小孩子原來是這般無能——妄想攔著他們。 </P>
! p9 y2 T- _# d8 D. I: {$ L* z<P>而就在他要擋在兩人中間時,可憐的老先生又發現自己另一個學生在旁邊拿起剪刀……呃……試圖剪斷自己的頭髮。 </P>4 G; {9 z+ a0 T7 u" T9 ~/ h
<P>人命事小,頭髮事大……啊,應該是身體發膚受諸父母,所以老先生匆忙離開亂戰中的龍宿劍子,而搶在佛劍面前,把剪刀奪下。 </P>' ~0 W( P! C9 v2 Q
<P>不知老師意圖的佛劍一臉無辜地看著老先生,認真——一本正經地說:“先生,吾想過了,劍子為讓先生不認錯人而房間換衣,龍宿為讓先生不認錯人而甘受重荷,現在佛劍斷發剃頭,應更能讓老師辨認清楚。” </P>& r4 T; u! b& s
<P>老先生在一旁聽得,不知該感動或是頭痛,總之是在他無奈地望了一眼那還在廝打的學生暗嘆“造孽”後,佛劍終於領會老師的意思,口中說了一句:“斷業是佛劍正為之事。” </P>: n( x% R/ Q- X5 U% l: S% X3 [9 l
<P>從來沒有見過什麼人的勸架比佛劍更為“經典”的了,衹見他走到兩人面前,一手一個地把他們分開,然後叫他們轉身,然後……在他們頭髮上紮紮,然後……把他們的頭髮系在一起。 </P>
6 k0 p/ P' J; h. l: v! o* f<P>自然,期間龍宿與劍子也有一頭霧水地提問,也有些許小動作,也有因不祥預感而打算避開,也有……好了,總結一番的結論是:他們在眉慈目祥的佛劍分說的注視下,一切反抗歸於徒勞。 </P>
, `/ ^( q/ X7 s<P>“好了。”把頭髮盤得結結實實致使龍劍二人動彈不得,佛劍轉頭對老師說。 </P>! V% e- F1 j1 \. I1 u8 J! a2 b/ `& a
<P>哦~大汗滴小汗地望著佛劍已經稱得上是出神入化登峰造極的技巧——老先生感嘆一句,然後再感嘆一句後面那對也同樣熟練到爐火純青地解開那原以為解不開的頭髮然後走到佛劍身後,一臉怒容:“佛劍分說!” </P>" ?$ G8 ~3 ?# K5 C3 Q+ L5 ^
<P>接著,佛劍把手一攔,一聲“走”示意老先生離開,然後便擺好打架的架勢了。 </P>
3 @' J( u5 y8 U$ ^<P>好了,接下來的話不必多說,反正就是流氓大亂鬥,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任君想像…… </P>
6 I5 ^# s c( q6 q<P>接下來的事是,老先生等風平浪靜最,再回學堂,看到學堂整齊的模樣,心中感嘆這群學生打架後還會收拾——兒戲啊,兒戲嘛,因為所以……——直到他發覺自己掛在牆上的珍藏,就是那種某某名家親繪的絕版畫上多了幾行字,多年積累的戾氣終於暴發,從此進入半癡半狂的忘我狀態,真正修成正果了。 </P>
' D! K! b9 i& [! G8 G$ @* ?9 a<P>其實,那幾行字書寫得極為端正,後有人抄錄如下: ( B9 V3 }' P% F& Y6 z Y5 [# c
華陽初上學堂紅,疏樓更迭,龍鱗不減風采。珍珠衫,紫龍扇,今朝相鬥寸步不讓,惹氣劍子正好逍遙——疏樓龍宿
6 U& L0 W! u. Y6 Z8 S何須龍宿爭鋒?千人指,萬人封。敢問學堂頂峰,一張毒舌情不留,劍子無雙——劍子仙跡
) m. A1 N9 d' V綁發為護師,趕業非打人。佛劍分說,不由分說——佛劍分說 </P>0 C4 d$ Y; O% X# A0 r4 t# z
<P>除了老先生因此修成正果外,學堂內外尚有一群心底單純的侍女暗中流傳“龍宿與劍子乃‘結發’之交”的傳奇——自然,當事人不知情。 </P>) X# m) w* X% O. h- ]. b8 p
<P>而他們所提的詩號,在他們踏上天地源流後,依樣子欲蓋彌彰地用上堂而皇之的詞來掩蓋本意——而對於他們而言,詩的實質意義並沒有變;而外人不知罷了。這是後話,略過不表。全文完。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