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 }8 I# I, S7 c* r1 B/ J4 f L' M, S1 j8 L# \* n# l, q" S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 h3 `' b! }- \9 \2 V- U1 }
<p>
( `' q9 P9 S# b<p>
# ~; H6 v7 H2 ?+ R% t. {<p>
9 I Z/ u e! ]$ P( z* i<P>
4 a" h% @. s- k# R0 W" g* b6 y3 t<p>7 u4 \9 d4 x$ P4 b! v/ k. y
<p>- h; W! ^6 d4 @8 t
<p>
3 u! e) k% S+ x& l; Z<p>$ P! ], t8 R5 S5 h4 g
<P>《唐太宗李世民》由台视和陕西电视台合作拍摄的讲述唐朝开国史的连续剧。具体连续剧资料可见<a href="http://ttz.wilsonlam.org" target="_blank" >http://ttz.wilsonlam.org</A>& h' U# G8 r' k$ e( T
<p>5 d8 ]0 s0 J- q
<p>( m- I5 r- Y: q
<P> 下面的评价是我的个人观点,最高为★★★★★,“☆”表示半星
; c' h% c( p7 s6 h0 Z8 B0 \, a<p>
' ` ^& b# j4 c! j2 `7 p<p>" \: [) }' m8 U
<P>
" L" [( X. ~' q<p>
. P$ K, s$ ?6 @/ x. n2 W<p>' L3 N8 |! h! r( p
<P>一、剧情" s. `$ N: P g$ s( K
<p>
/ q$ z' d4 {: J<p>
6 u# T: a+ C. I8 F$ @2 b7 D<P>评分:★★★☆
. C9 K& u* a- Z* u2 B/ D: R<p>
# k" U) C. C3 {. ?& h" U<p>5 W- N5 L; w- Y5 g" p# ^- \
<P>本来我很喜欢这片,应该打高一点,可是想想还是不要太主观了……失去的一星半,其中半星是由于李世民给编剧弄得太完美了,在一些关键性的斗争时刻应该还原历史的没有还原,如兵变,不过这个是有时代局限的,当时的流行吧,刚刚播映时也许观众很受用,觉得这样改挺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该讲还是果断一点比较好,不过我也不赞成将李世民推向另一个狠毒无情的极端,那不是李世民,那是下一个杨广。另外的一整颗星还是编剧问题,将莫名其妙不存在的爱情弄了太大的篇幅,其实《唐太宗李世民》有54集,如果爱情戏只占1/3,也有近20集的量。相对来说其实不是很多,但作为一部历史戏码,这样子虚乌有的情节最好还是再踢掉一些,留更大的空间展示唐王朝开国者的艰辛、李世民建立的伟大的贞观之治……虽然这些都有涉及,但是力度不够。不过即便如此,相对于很多打着“李世民”的名号而胡说八道的戏,《唐太宗李世民》已经算上乘之作。: n- A+ D- W# C
<p>+ ? S4 ]# X* Q0 n! \
<p>; w1 z& |$ o/ D; A9 }( \# }/ @7 H
<P>/ p" }! n: M# f0 B+ Q4 x
<p>
* f Q/ J1 v3 U" q) ]<p>' _3 O2 p2 s6 T/ y
<P>二、服装(各主要演员区别打分)
& K n2 x6 [$ k0 V# w0 t0 K<p>
: ?% m: o6 r" W) b% o T5 a<p>( `' Q- g& } U; `
<P>1、 李世民 ★★★★☆
& O V9 Z/ ~) L- W<p>
v; L3 i, E+ t& ~1 W7 Q) y* C<p>7 K- o& J; F- ]# `( H+ B6 |
<P>剧中李世民的服装可以算是很不错的,无论型款质地,而且整出戏下来有近20套之多,很符合第一男主角的身份。失去的半星在于后半部分,一件全黄的非常“历史”的龙袍,却不是为演员的身材而量身定做的,不大合身的感觉。
- X' L: N$ i' ~" |2 G4 S, E<p>+ } a: E6 E0 a# T
<p>& P3 j8 n9 T; a7 o
<P>2、杨吉儿 ★★5 |/ N2 f: y' p3 b- d9 Y$ g- c
<p>
2 s8 h3 B! ^- G7 D<p>6 F. `2 ^" g4 v- y
<P>《唐太宗李世民》由台视和陕西电视台合作拍摄的讲述唐朝开国史的连续剧。具体连续剧资料可见<a href="http://ttz.wilsonlam.org/" target="_blank" >http://ttz.wilsonlam.org</A>
: K( O- u' S% W9 f% d& u<p>/ H7 ^4 ~, P: D$ D% Z
<p>
. v0 ?. j+ A; w<P> 下面的评价是我的个人观点,最高为★★★★★,“☆”表示半星4 e( Q5 @* v6 G3 U8 Q
<p>
) J" Z: C0 Z! x! ^% p<p>
6 W2 G8 `; \1 z( n! k% t<P>- t4 m9 K/ y E7 Z0 [" d7 h' v
<p>+ ^6 |/ r" C* I/ M' G
<p>& B- ` N6 U6 d' m( o$ z9 N, @
<P>一、剧情/ W3 G) p. f i2 `+ K( c
<p>
; U, u0 a% u( c0 }+ H) j<p>
, J% J n% s G<P>评分:★★★☆
% E7 O/ }* E' n+ }<p>
, X/ ?7 l+ ]6 Z+ N; W$ e$ O<p>
4 z0 q- z+ s6 q4 s" s<P>本来我很喜欢这片,应该打高一点,可是想想还是不要太主观了……失去的一星半,其中半星是由于李世民给编剧弄得太完美了,在一些关键性的斗争时刻应该还原历史的没有还原,如兵变,不过这个是有时代局限的,当时的流行吧,刚刚播映时也许观众很受用,觉得这样改挺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该讲还是果断一点比较好,不过我也不赞成将李世民推向另一个狠毒无情的极端,那不是李世民,那是下一个杨广。另外的一整颗星还是编剧问题,将莫名其妙不存在的爱情弄了太大的篇幅,其实《唐太宗李世民》有54集,如果爱情戏只占1/3,也有近20集的量。相对来说其实不是很多,但作为一部历史戏码,这样子虚乌有的情节最好还是再踢掉一些,留更大的空间展示唐王朝开国者的艰辛、李世民建立的伟大的贞观之治……虽然这些都有涉及,但是力度不够。不过即便如此,相对于很多打着“李世民”的名号而胡说八道的戏,《唐太宗李世民》已经算上乘之作。0 r: \) Y1 r% ]7 G! d
<p>
2 T6 e0 A N$ [! @5 r* a# e<p>- b0 A0 I# C3 w# J- v0 Y3 \! l! s
<P>
& ^$ U% ~$ I! Q<p>
( e9 |- ]" K. _3 o$ ?6 C1 {" c<p>
`3 B( c/ {! w$ J; l; _<P>二、服装(各主要演员区别打分)2 J1 v' v( V! j( [( d5 K( O
<p>1 P2 n- @2 b& I# R
<p>0 V& Y" R0 N$ O
<P>1、 李世民 ★★★★☆+ j- a/ Y& Z; k) E: h% M
<p>
$ g2 U% F; F& X0 R<p>
n& B8 S9 P& E5 X1 F$ N2 ~<P>剧中李世民的服装可以算是很不错的,无论型款质地,而且整出戏下来有近20套之多,很符合第一男主角的身份。失去的半星在于后半部分,一件全黄的非常“历史”的龙袍,却不是为演员的身材而量身定做的,不大合身的感觉。
' }/ c, Z' X J' E- @, `<p>; U F5 A( J: e) R/ @, g5 |- U a
<p>
4 U+ [& R/ e2 ~* m" G2 F+ V; c _<P>2、杨吉儿 ★★
! n5 U2 z) P( j5 _9 |<p>. [6 _* {! X2 Q' y
<p>0 z& h3 r3 M$ o5 v( L$ W
<P>应该说给了两星已经算高的了,不想太不给这个女主角面子。不过杨吉儿的服装实在是太不“唐”了,后面经常穿的那几套,一层一层,像包粽子,式样和隋宫、唐宫里的宫女服饰是一个款,只是多了几层和一些装饰,另外颜色比宫女的艳一点。开头所穿的“公主服”就更加不伦不类,不知道是哪个朝代跑过去的。只有套粉红色的还好看一点。服装师想为女主角搞创新,当时效果也许不错,却难经时间的考验。
* A2 H. g+ j. c1 ^. U<p>$ l+ J6 Y6 T9 ~. s9 s/ l
<p>
3 N- s: E: V* {1 u0 H6 z5 A<P>3、长孙无垢 ★★★★☆
, }$ n6 b ^, e7 [# z* u<p>5 e. O# T) P5 Z( t& T3 E, q% q
<p>
# T I! e+ D& M<P>长孙无垢的服饰是全剧女演员中最有唐朝感觉的,之所以少打半颗星,因为开头没嫁之前的服饰不是很正统,加上全剧中服装实在不多,后期皇后的衣服又太老成,长孙皇后去世时也才36岁呢,弄得太老气,没必要。
/ I: H0 ~% J. W p2 u2 z7 B<p>+ ~* j L9 R1 Z& ^# A
<p>
6 y* f# |* F9 w# ]/ y<P>4、阿史那燕 ★★☆
2 q4 j8 P" X; w* }- u9 S: r* j<p>) A1 e* l$ F( c* p( l# }
<p>4 _' u; `0 F( @2 E0 r* G! z
<P>这个分其实打得不是很有底,因为我不了解突厥人的服装。作战的几套都不错,可是后来的那些唐装穿在这个演员身上实在是太难看了,尤其是做妃子后的大红色,真是丑得难以形容!这个服装师给她的服装确实不好看,难怪演员要闹意见。; g; P# Z6 d- w" R1 J' f. X
<p>
( f/ @5 ?) ?3 c) |<p>( F2 ^" [1 N( | i4 A) B
<P>5、李渊、李建成、李元吉、杨广 ★★★★- ?0 \. o- U$ G0 z( ?
<p>* r8 _/ G4 Y% J7 D
<p>4 n2 k9 d% U& T; d' N
<P>放一起打分了,因为都差不多,服装很正统,但是没有几套……另外唐朝初年真是节俭,李渊的衣服李世民穿过;李元吉的衣服后面的李承乾、李泰、李恪都穿过。休养生息的唐初,真正过上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 Q$ d. ?6 d7 C4 G+ {
<p>+ @( f6 n# u. L9 q5 J" s: L
<p>9 T6 u% X5 k* w% F1 U) o
<P>6、张丽华、窦姨娘 ★★★★☆
g6 C, h2 @1 ]' M! b, e<p>: T) r1 a: f+ f/ q
<p>
0 E% S8 Y! m; O2 K( _<P>理由同“长孙无垢”。两位演员都很漂亮,气质也很棒,扮演张丽华的演员当得起“大美人”这个称呼,舞姿优美(是个舞蹈演员)。两个角色的服饰正统,也很合身,就是太少(好像只有两套),不过她们是很配角,无理由有太多服装给她们了。
# w o# l3 H3 b9 x$ w<p>8 Q7 f! a+ q7 c5 l- d
<p>
5 F& `+ E7 F, p9 m/ R<P>7、荷香 ★☆
9 z, J; l' }4 m C<p>( I! N) L- V2 {3 |( s
<p>
$ _4 q. C* y' r5 {. ~; e<P>这个分对演员来讲实在不公平,因为看过台视《雪山飞狐》的朋友对“马春花”应该有印象,很美的。可是个人觉得对于《唐》剧中,也只能这么高了。她的主子杨吉儿的衣服已经够不伦不类了,这个丫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但没点“隋唐”味,还倍加老气(这点可以和阿史那燕相“媲美”),这个演员很漂亮,但硬生生被这些服装发型弄得比她主子难看不少,所以她的服饰应该是在全剧中还算有点戏份的角色中是最差的。所以相比之下王筱婵还没有资格去闹意见,意见最大的该是吕盈莹。$ @0 K/ O0 t- e: d* u/ W' f8 e
<p>
! Y. D7 }: Y6 [ q<p>; c7 q" j- l3 O8 A% M
<P>, J' O% n3 f0 n1 I/ H
<p>5 \2 e0 _$ r: i% _7 D$ R' w
<p>6 \# l9 a$ M' e& I# V
<P>三、歌曲
5 {$ E) N5 \- b4 @9 d<p> P8 T+ m! V* u. }) M
<p>
% {7 _, s6 |6 [4 E! F<P>1、《爱不释手》 ★★★★☆9 s( M& \( M2 W' ~/ B
<p>1 o' m7 c9 C) k/ L$ h$ w
<p>2 ^8 M# [( A n4 M: r
<P>应该说这首歌是非常之好听,也非常之耐听,大气浑厚,而且并非男士所唱。李丽芬的声音低沉却又不能等同于男性的嗓音,男士演唱又会稍显厚重,完美的搭配。《唐太宗李世民》的主题歌原定是《爱江山更爱美人》,却临时被《倚天屠龙记》抢走,于是小虫替此剧补写了这么首《爱不释手》,其实对于《唐》剧来说,《爱江山更爱美人》难以体现唐王朝的大气,失去了此首歌,应该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之所以少打半颗星乃是因为个人觉得这首歌的歌词实在有点“不大气”,虽然和曲调搭配得很好,但是细细读来几乎每句话都是离不开“美人”,还是那句话,此剧应当更加侧重于军事政治,小儿女情态过多了不大好。$ t. W2 T( O9 }* O6 l* N
<p>/ _( \9 V) {. P, O
<p>- h1 x. l7 M4 L% N* z' Z% h
<P>2、《爱上你给的痛》 ★★★★
, a* k) @6 r7 ], d8 r- ?<p>7 A7 n. D. ~$ w! N7 N5 S3 Y- U8 r
<p>
e! _+ v- b7 ? c" ~* {0 I2 p& f9 s<P>可能这首歌是收录于万芳的一张流行歌曲专辑中。所以个人觉得相对于《爱不释手》,它比较有“流行”味,《爱不释手》太贴近电视剧,所以更加适合作为一部连续剧的歌。《爱上你给的痛》的歌词很优美,曲调也很婉转,比主题歌少半星是因为似乎不如主题歌那么耐听。8 W4 {* K# Z" |
<p>9 m' g/ T7 O! X- j0 ?
<p>
9 u; w! g2 G" J, u<P>3、《碎花》 ★★★★
$ L1 f3 b/ G. L0 M% Z<p>7 O' Y) H/ n* h* W; Y4 t5 _6 z
<p>
) l* L2 i) _3 J. G<P>潘仪君这个嗓音,差点就被人扣到蔡幸娟头上去了。这首歌实在有太多的版本,国语就有3个版本,还有粤语版……电视剧里出现的是潘仪君的版本,几个版本听下来,的确就是潘仪君的版本最好听,嗓音细细柔柔的,容易令人陶醉。" A6 r+ | a* e
<p>
9 p) }! o) j0 C, M% b, r<p>
& D) {: s. A& _8 P- W1 q" L<P>
( r Q$ z/ n \* e<p>
" M. M! m2 T6 G% H2 |<p>
' z" V( }9 \) I* o$ A<P>四、演技- U- x* c' y# } T. V# S
<p>. s( L% a' |& i
<p>
3 R3 z. s& m' B1 L3 O4 p<P>1、 林俊贤 ★★★★☆ c. Q. U! s* V- I. e
<p>0 v( T4 S w$ @9 f; r/ Q0 \6 S
<p>. V' f/ z4 K" x/ P; n4 O; n, a
<P>其实很矛盾,很想给他五颗满星。林俊贤的演技在任何一部片中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他的反派“凌峰”在内地可能是除了“李世民”这个角色外被人看得最多的,两者即便把照片(或视频)摆在一起都无法让人联系起来,差别太大了。可是又不会被人说他演凌峰演得像好人,或是李世民像个大反派。成功塑造多元化的角色是一个合格演员的必备技术。不过“李世民”这个角色亏就亏在被编剧的“完美主义”弄了点瑕疵,还是那句话,果断一点会更好,不过这不是林俊贤的演技问题,看了整出戏的效果,还是四星半吧……
3 W: X+ f; T$ a8 v1 g<p>% t, q9 b5 H" S$ A! Z1 R
<p>* V6 G3 }: b: D2 f3 z7 X
<P>2、 傅艺伟 ★★; e/ p0 ^1 H( H% S" ~6 D8 a! x- j9 Z
<p>
, ?. D9 h- S7 @3 l<p>/ ]& Q/ I) ^4 @: V6 M1 W
<P>(傅的影迷最好把这段跳掉)到这我也是很矛盾,究竟是给两星好还是一星半好,或者是更少。老实不客气说一句,《唐》剧中的演员,演技排末位TOP3的,傅艺伟绝对榜上有名。且不论她当年以差不多三十岁的年龄去扮演十几岁的少女公主是否嫌过于超龄,看过《封神榜》、《昨夜长风》这些剧后再去看她在《唐》里的表演,只能客气地说句——有失水准!可能她也知道自己的眼睛很大,于是在剧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镜头——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然后左顾右盼,或者是慢慢抬头然后把眼睛睁到最大。相似的模式动作还有——叉腰、皱鼻子、噘嘴、或者似笑非笑地以比较慢的语气说话。这些模式看下来,两个字形容便是 “做作”。当然我也认为她有一个镜头表演得不错,就是片头也有的从轿子里伸头出来一笑,但是这样的动作一瞬间还觉得是美,多了、模式化了,会让人觉得厌烦。《昨夜长风》等剧里的她还是挺自然的,怎么到了《唐》里就不行了呢?后期的杨吉儿表现还好,没了娇柔做作。也许把傅艺伟演过的所有片子集中起来,把她的演技比一比,《唐》里的表演也可以在末位TOP3里排得上号。
; Z# e s- P8 [. y<p>+ f4 H" r: F0 |: \
<p>' S4 A) C0 a4 y: q6 Y% }* g, @0 r
<P>3、 童爱玲 ★★★★0 ?! }$ H& k' G3 p7 Z8 g
<p>
0 A; F: {$ M, f0 B. a<p>( f8 Y2 A2 Q0 }7 Y2 H* |6 b9 q
<P>童爱玲在这出剧的演出大概是最被欣赏的,其实纵观她的其他剧,这部里的表演也算是上乘,她没有辜负长孙皇后,她的表演也为皇后带来很多粉丝。看过童爱玲的其他剧,其实演技也未见得多好,童爱玲本人和长孙皇后的性格其实不怎么沾边,据说在《唐》剧组中因为走路问题被导演整整骂过一个月(可能她本人比较modern),骂出来的效果却异常好。) c* L7 d0 S$ C+ u/ W8 ]% [
<p>) Z& w8 y/ J" _' @( s4 j
<p>
2 z- X9 v9 v, C* b<P>4、 王筱婵 ★★☆
! n# T5 J, G& N6 }5 {<p>
' O# S D2 E6 A9 D; s( T5 B {, @<p>
6 J/ {2 y( B/ z- y<P>这个角色虽然几乎被认为不讨好,演员本身也是事情多多,不过不可否认,阿史那燕就是一个该怎么就怎么,有点任性但还是比较悲苦的角色,不能因为演员问题就把该角色贬得一文不值。况且王筱婵的表演都算OK,突厥公主,脾气大点、任性点正常(好歹也是个公主,不能只允许别的公主任性发脾气,这个突厥公主发点脾气就说三道四骂骂咧咧吧……)有人说得对,也许此角色换个人演,人气会好很多。# y1 a1 E3 w1 o- D0 w1 i/ _% b
<p>
9 {: ^6 U. b/ z2 M0 H<p>- v0 D+ Q/ X5 v* i) N! T6 M
<P>5、 周绍栋、魏秋桦、玉尚 ★★★★☆4 P0 K6 @2 E5 Z# O! ~
<p>" A4 d+ x2 `! l D* T2 s* D/ R1 @
<p>3 a' U3 P( _2 X! C6 V
<P>三个演员都是演技派的,周绍栋和魏秋桦都是兼具偶像派(当然是说他们年轻时),少打半颗星就是因为剧本并没有给这三个角色以明显的层次化。李渊这个角色,剧中看来既能干又无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精明的一面也有,耳根软的时候也有,周绍栋的演出完美,不过这个角色有点叫人看不懂……姨娘和元吉两角色都是一路善、恶到尾的,两演员表演一级棒。
6 V7 A6 r6 @' M8 Z<p>
8 f$ @: }/ A. C& C<p>, t1 S f/ y6 e* C) @( o
<P>6、 王伯昭 ★★★★
# W! o# h) n8 U; l. z. n* E* ]. H<p>& p5 M) R2 m3 r, S& M
<p>8 a5 Z6 s: t4 b! N, m4 C
<P>比起周绍栋、玉尚等,个人觉得王伯昭在饰演李建成时,有的时候表演的痕迹重了点,比如经太子妃、元吉挑拨后的一些表情动作,稍嫌夸张,可能演舞台剧合适点。不过基本来说,王伯昭是个很好的演员,据说在剧组口碑也很好,对待群众演员、旁观群众态度都非常友善、丝毫没有架子。林俊贤不会骑马,而王伯昭马术很好,于是甚至给他做过骑马的替身,艺德常被人称赞。! U- l6 a6 p9 C" _+ K
<p>
# q# P- V8 {: P3 n, [" y* \<p>5 S! f) {+ j2 T9 W
<P>
3 B) Y" I* J: [<p>
7 _+ y4 u4 }& b% W; F<p>5 R, ?) k! y% i' T* g1 L4 D
<P>五、配音
4 U7 f. d0 e. w9 s7 M7 s<p>: _% n" {0 j1 ?+ J* D9 y: ~
<p>' v4 D9 Q+ S5 O: l
<P>之所以说配音问题,是因为此剧演员原声没有一个被直接保留,全部重新配过。知道配音员名字的其实就只有两位,不过声音相信看过此剧的人都会有印象。4 { u, ?+ s, ^: ?( w$ G9 [0 d% [
<p>" w6 H* u7 l: m- n9 C( k- X; P7 @
<p>5 {# n' O+ V7 |! j
<P> P- [! H( i8 |
<p>4 X# s x7 c* e
<p>
& S* }9 [1 |5 J/ A<P>1、 李世民——李勇 ★★★☆
/ m& ]& N) m6 Y% q/ t3 X& a2 Y<p>
% r) {( x: v$ ^" ~( ? c$ ]<p>
3 p W) q. u% h% Z4 z# r- F<P>在不知道这个配音演员之前,我曾经怪他为什么不把声音弄得威严些有力些,不过后来据说这个配音员也不是一味配言情片,甚至配过《狮子王》中的成年辛巴(说到动画角色就比较好笑,他还配过“小熊维尼”:D)。后来想想,剧本老是给“李世民”这角色以“温柔”的感觉,李勇先生想威严点也不行吧……如果林俊贤以《战国传奇》中凌厉威武的形象去演太宗,相信李勇的配音又是另外一种感觉了……
" B- \5 H0 {" B; H. b: b<p>4 c' G2 h% n( x. r3 ?
<p>
& b5 ~/ z! X( z8 t8 S5 p<P>2、 杨吉儿 ★★& f/ S. R! x5 I) u4 s
<p>7 c" A. h( U; D0 L/ V( x
<p>
6 h$ B, P$ n" S: i+ O( o+ Z) x<P>如果有人称赞这个配音甜美好听的话,那绝对是睁着眼睛(不,应该是耳朵)说瞎话。记得以前有篇专讲《唐》剧配音的文章里说杨吉儿的配音听起来简直就是场噩梦,深有同感!真的很难理解为何李世民会先被她的声音吸引(当然喽,林俊贤说这句台词时听到的并不是这样的声音)。不知道这位配音演员是如何理解杨吉儿这个人物,可能以为娇滴滴的公主就应该发嗲,可是她嗲得也太厉害了,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乱嗲一气,对着李世民嗲就算了,可这个人对着李元吉说着“教训”的话时那声音也还是那么嗲(这里说“嗲”不是说剧情是在撒娇,而是说话的语气给人腻过头的感觉),如果不是后面做了杨淑妃后配音还算过关的话,这个分连两星都达不到。据说这个配音员也是给太子妃(李建成的妃子)配音的那位,仔细听起来还真是有点像,都是声音尖得高八度的,可能太子妃为人就比较尖刻,这声音到太子妃身上听起来还好点。0 g3 e3 g" z8 T) x
<p>$ s2 f3 n) s2 C8 H
<p>0 T/ W% `4 L% w5 Q9 K5 D4 U
<P>3、 长孙无垢 ★★★★☆9 i1 c5 G# ^4 o& A/ O5 v
<p>
& u8 D" G% D0 E5 J; Y( X! l9 Q) L<p>- T: D: D; Y( b" X- ?. p. `
<P>这个配音给长孙皇后算是找对了角色,童爱玲的形象和表演加上这个配音几乎可以打满五星。半星的问题在于声音有时刻意扮老成,还是那个观点,长孙皇后去世时也仅36岁,有时声音没必要特别处理得老气,当然,绝大部分时候,这个声音是相当完美。
8 J1 x% `6 C6 q<p># @. @4 u5 c$ F8 [ `
<p>
7 ^. T* W( I/ L$ @9 z<P>4、 阿史那燕 ★★★★
' V* q* Z, A: I: d<p>
. y) o) q2 g. j5 J# e" O% d<p>
1 T. r$ k/ [! y* w7 l; ^<P>这个配音,把阿史那燕的豪气以及有时表现出来的小家子气是体现了十足十,跟演员的声音还真搭配,听过王筱婵本人的声音,还挺温柔的,和“阿史那燕”的配音是一点也不一样。少一颗星,因为这个角色不是特别讨好,大喊大叫时听了有点难受。) \$ b7 `5 \9 l0 `* h* d; S+ {4 ]
<p>0 t X/ P, \9 q& Z
<p>
" t- B' C5 t, {; Q8 X& o<P>5、 李渊、窦姨娘、李建成 ★★★★
6 t1 B* P, `5 o& m" u: D4 F<p>* V7 F x* y3 r9 C
<p>
. t$ ]$ F, K+ E<P>三个配音中规中矩,很符合形象,但是也没有太多亮色。
' E, E- |5 l* d6 c1 a5 @& H g: s<p>& \- q6 ~$ l8 F( @
<p>! |, j! K& Z4 b+ @8 y
<P>6、 李元吉、李承乾——刘杰 ★★★★★
( o* U2 }2 ^3 V8 n<p>
$ c9 H# F6 q5 f0 p R/ F<p>$ s$ w7 @6 t$ f
<P>大概是这篇综合评价中唯一可以打满五星的一项。刘杰的名字可能不是很有影响,可是《名侦探柯南》该是鼎鼎大名的动画片了吧,呵呵,去听听长大的柯南的声音,再回来听听李元吉和李承乾的声音,是否会有点惊喜呢?刘杰的声音配上1 V! _8 N& A% M* [3 J% X
<p>
4 A! ]. [: ?$ N* g7 q1 l" R<p>3 K% T) K! z( q5 ?( Z1 L
<P>李元吉和李承乾,不去刻意听基本不感觉是同一个人在说话,和演员的形象实在太搭配了,李元吉的阴险、丧心病狂和李承乾的无助被动以及心理扭曲……这个音配得实在是很完美,而且无法和卡通的大侦探相联系,五颗满星当之无愧。
, k. C2 i& r1 E8 g. g# T% U<p>, H) p; D% |! [4 K0 _# M* h, y% N
<p>) @ J3 n, A' b4 X1 L; w+ \2 B& p
<P>$ s+ [3 ^4 w8 g1 K* C
<p>
. O) y$ Z9 g, \* }2 y<p>
7 ] S& b! w8 D0 m) A) N, R<P>++++++++++++++++++++++++++++++++++++++++++++
' k% D" U' o: w; G0 v* p, s3 m<p>/ A4 P! N. O9 c% @
<p>+ g8 U1 C3 W) l G7 l# s
<P>[后记]
- U1 R: V8 N) B2 k1 U; n<p>
9 E% t5 V: [3 \2 @: V1 X0 P5 m<p>
6 s- @8 V+ ~1 S' U3 l+ p<P> 写这个“综评”,是我作为一个喜欢《唐》剧的人,对《唐》剧的一些看法,我尽量做到客观,对喜欢的不特别吹捧,对讨厌的也不去刻意贬低。* y& U* g& U" D- o7 u
<p>
: d1 d0 F* m2 x. X: j) ~3 U6 H<p>
# a1 Z9 ^9 X5 l% H<P> 《唐太宗李世民》一剧除了以上评点的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亮色便是它的道具。如果这一项去打分,我则会全部给满分。也许看过此剧的人对于此剧的道具从来没有注意过,我开始也是这样,但是看过一些旧的采访资料,却发现原来这些道具所包含的心血,非但不少于真正拍摄剧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更加精细。以下是关于《唐》剧的旧报导节选,相信看过的人都会感动于内地工作者对此剧的“诚意”:! \7 |; f! n* C
<p>- K; g$ b( ~+ w ?& D! L% ^
<p> r7 H2 q# [5 \" K
<P>早在拍摄《李》剧之前,陕西电视台美术设计师薛天宝就为拍摄唐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光是查阅各种书籍就有五六十种,如:《旧唐书》、《新唐书》、《中国通史》、《中外唐代金银器荟萃》、《唐代妇女服饰》、《中国美术大全》重的《隋唐壁画》和《隋唐雕刻》以及有关李世民和武则天的小说等等。为了掌握更详细的隋唐资料,92年6月起,他又踏上古丝绸之路,到麦积山、嘉峪关、敦煌等地考查写生,大西北许多博物馆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向各地博物馆的专家请教,在这次专项考查中,记录了大量文字和形象资料。<U>在《李》剧筹备和开拍期间,他组织几个美工设计出了各种隋唐德旌旗、兵器、乐器、辇车、服装、家具等,图纸达千余张,设计出的大小场景立体图、分解图和平面图达两千张以上。根据这些图纸购置木料150立方米、地毯800多米,制作帐篷用布1248米。制作了隋唐家具340件,各类兵器880件,各种乐器46件,各种彩灯180件,各类旌旗342面,雕刻屏风602幅,绘画书法作品424幅,隋唐服装650套,共搭内景421场,外景604场。</U>由于薛天宝在起步时各项工作做得十分细致,保证了《李》剧拍摄工作的顺利进行,又为以后三部唐戏的拍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T3 p3 \* h. K2 E<p>" Z, B: J1 x5 W- e" _+ }
<p>' [" b6 r. H* l. ], G* I
<P>2 ?2 G9 W+ U4 x& _8 o p( r
<p>2 p& c# t7 f0 s5 {% s; i& W2 V V
<p>
& @( n _9 B+ V) g; ]<P>《唐》剧作为一部打着“历史”旗号的连续剧,其实大部分程度上,并没有辜负这个称号,它的拍摄前的筹备工作就做了有将近一年,拍摄时间更是从1992年底拍到1993年11月份(如果林俊贤的合同不到期,恐怕拍摄时间还要延长),现在有多少50来集的戏需要拍一年呢?据说此剧令很多人对唐史有了兴趣,我也绝对相信这些原本并不了解唐史的人在看完《唐》剧后翻阅史书时,会惊喜地发现很多史料与此剧中所见的情节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而如此多的高度相似之处,在很多同题材的连续剧中是不多见的。所以,观众如果把目光只盯在“为了增加可看性而‘编’上去”(编导的话,大意)的爱情情节上,对于《唐太宗李世民》是何其不公!: H- V4 T, z$ K! _; O1 k# E4 N
<p>
9 V! M! G: ^" |! h, r0 J<p>
+ S9 L5 I8 E* ]0 Z<P>; ^7 ?' W4 x$ c4 c4 h" v" U
<p>
& ]& _3 h$ m0 w& K; j6 `<p>
" O/ r9 H$ K( a/ @: c0 h0 j3 ]: A$ U<P>5 U0 ^: q' ]" {+ f' X0 y6 d& t
<p>' n/ a" A! w& v" ]# j
<p>
! y+ h2 i* S$ C9 G8 ~. j e<P></FONT></P>* G0 ^! ^' O# \9 X9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0 21:11:10编辑过] - T ]* J& R6 Z1 d# B4 i6 D" u
|
|